4月28日,“北斗科技周”科普讲座走进汉阳区,我校侨联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作题为“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和应用”的专题讲座。他指出,预计到2020年,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与GPS一样,服务全球。
从指南针到浑天仪、罗盘、牵星板,刘经南介绍了中国导航事业的悠久历史和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工作原理。他介绍,“将无线电台放到外太空去”的大胆设想,是卫星导航定位的思想源头。
随后,他重点介绍了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在科学、金融、电力及通信等领域,都需要北斗的授时功能,精确传递和同步时间。”
他指出,在金融和贸易领域,保证时间的一致性非常重要,相差一秒都可能造成巨额经济损失,金融时间必须由我们国家自己掌握的时间系统来保障;在水资源和大气环境监测方面,北斗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传递江河海洋的水环境信息,帮助高原气象监测站进行实时气象数据传送,从而保证气象预报得到尽可能广泛的区域资料;在海洋渔业领域,渔船一般都装有北斗终端设备,当在海上发生故障时,利用北斗系统的定位和通信功能迅速与渔政部门联系,渔政部门根据信号,判断出渔船位置,准备施救方案,确保渔船海上安全作业。
在谈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后期规划和未来服务时,刘经南透露,按计划,北斗卫星导航服务2020年将覆盖全球。“北斗将作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全球板块运动监测,这是发现和预测地震最重要的手段。在工程技术上,北斗系统也将大有作为。大到为遥感卫星提供精密轨道位置,小到可监测桥梁、大坝工程的毫米级变形。”
汉阳区相关单位负责人,荆楚网网友,武汉大学、武汉工程大学等高校学生代表等一起聆听讲座。
据悉,“北斗科技周”科普报告会是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CNSC2013)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全国著名专家学者走进江城进行科普报告为主要形式,对加强整个社会对中国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理解和认识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