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洒满阳光的江汉平原上 ——民进武汉大学委员会与民进荆门市委会联合开展“鄂西生态圈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调研活动

1220,一个晴朗的冬日,民进武汉大学委员会调研组一行21人乘大巴前往钟祥、荆门调研。调研组由民进武汉大学委员会主委吴华意教授牵头,副主委杨雪松、秘书长胡杨娟以及民进各支部主任、副主任、会员等组成。民进湖北省委调研室主任张琼、组织部主任科员潘铄、省科协农村专业技术服务中心科长曾普兵等也受邀参加了调研。

本次调研活动的主题是:鄂西生态圈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主要内容包括考察大柴湖移民工程建设与扶贫工作、明显陵文化遗产保护及利用、漳河新区通航文化产业发展以及漳河水库水资源保护等内容。

早上7点半,调研组从武汉大学出发,于10点半到达大柴湖新区,与民进荆门市委会调研组汇合。民进荆门市委会调研组由民进省委监察委员会副主任、荆门市政协副主席柯昌军带队,荆门市委会主委高奎军、专职副主委李铁鹰、荆门市民主党派办主任张才等人组成。他们对民进武大调研组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由李铁鹰全程带领武大调研组考察。

在钟祥大柴湖新区,调研组参观考察了移民新城建设及扶贫工作。大柴湖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是全国最大的移民集中安置区,也是湖北省最年轻的省级经济开发区。移民约有8万人,多来自河南淅川。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修建南水北调中线枢纽工程丹江口水库,河南淅川移民辗转迁徙而来。五十多年来,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大柴湖已经被移民改造成一个土地平坦、充满希望的美丽家园。2013年以来,在“开发开放、振兴发展”的省级战略引领下,大柴湖新区又开始了新的征程,他们将把这里建成规模化的花卉基地、高新工业园、现代化的居民社区。调研组参观了兼具地方传统特色和现代时尚元素的居民楼,了解到移民中极度贫困者可以无偿入住新居,低收入者也只需要几万元就可迁入新房。大家对大柴湖新区的移民工作表示了赞赏并对其发展提出了良好的建议。

下午一点半,调研组前往明显陵考察文化遗产保护及利用情况。洁净的蓝天丽日下,这座500多年前的古老遗址显得格外庄严肃穆,又在当地政府的合理保护下焕发新彩。明显陵是明朝皇帝朱厚熜为他父母以至高级别修建的陵墓,规模庞大,建筑精美。李自成起义时,一把火烧得只剩断壁残垣,所幸是地宫未曾被盗,迄今保存完好。20001130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一部分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当地政府的合理修缮和生态保护下,这座古老的文明遗址已经成为各地游人追溯历史、赏析文化、承继文明的宝地。

离开显陵,调研组又来到荆门漳河新区,考察现代化的通航文化产业发展状况。201714,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建设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的实施意见》,荆门市被列为首批26个试点城市之一,先期开展试点示范。在通航文化产业园,调研组了解了通用航空产业布局规划、通用机场建设、通用航空产业园等建设情况。对荆门找准新的发展点,通用航空产业迅猛发展表示祝贺并感到欣慰。

傍晚,调研组赶往漳河水库考察资源保护。漳河水库被誉为江汉平原的一颗明珠,哺育了江汉平原四分之一的土地以及百万荆门儿女。但本世纪初以来,由于管理不到位,漳河周边的生活污水、流域内的化工污染、岛屿和沿岸的无序开发等等使得漳河水库水质一度降至几乎无法饮用的程度。2004年始,在政府及各方的大力行动下,污染被杜绝,漳河水重新变得清澈干净,库水中甚至出现了对水质要求极高的桃花水母。调研组纷纷对当地政府既要“金山银山”,也要“青山绿水”的做法赞不绝口。夕阳西下,余辉遍洒,调研组成员纷纷在船头留影纪念,记录下这人与环境的和谐,记录下对未来的信心!

考察活动结束后,柯昌军主席、高奎军主委、张才主任与武大民进调研组举行座谈。大家对大柴湖移民工程建设与扶贫工作、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及利用、漳河新区通航文化产业发展、漳河水库水资源保护工作有了更为全面、细致的了解和把握。

夜晚降临,满天星斗相伴,调研组带着对荆门、钟祥民生发展、生态保护的祝福和信心返回武汉大学。

本次调研活动是根据中共荆门市委统战部“支持民主党派邀请省级党派专家学者来荆考察调研、服务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相关政策,以及民进武大基层委员会年度工作方案开展实施的。